美國
美國環保產業展現出一個成熟產業的特征:增長緩慢,同業競爭激烈,客戶需求多樣化,價格競爭激烈,利潤減少以及頻繁的企業合并。
美國有兩種形式的環境保護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一種是歷史上存在的公共基礎設施企業,例如提供飲用水,廢水處理和廢物管理的公司;
迅速崛起的公司大多數是私營公司,主要從事污染控制和污染修復。
這種環保體系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環保產業的發展。 ##日本
在經歷了導致環境質量惡化之后由于經濟發展和許多公共危害,日本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措施,并取得了成功。下表列出了日本環境廳對環保產業的分類。
。目前,日本的環保產業已進入以市場機制為導向的自律發展階段。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日本的環境政策,準則,環境法律制度,標準和其他環境措施不斷得到加強,從而導致了環境產業的普及以及綠色和清潔消費。
環境行業已從特定的污染行業轉移到所有行業,從官方需求到私人需求,從城市到各個地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相關機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簡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于1973年總部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它是全球總部將設在發展中國家的僅有的兩個聯合國機構之一。
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專門機構的成員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成員都可以加入環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個國家參加了該活動。
在21世紀,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越來越關注全球環境狀況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前景時,環境署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中國環境保護聯合會
中華全國環境保護聯合會,ACEF的縮寫。
經中華民國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注冊,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監督。它是由對環境保護充滿熱情的人們,企業和機構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全國性社會組織。
中國環境保護聯合會的目的是集中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環境與發展目標以及保護公眾和社會環境的權利。
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了中國環境事業的發展,并促進了所有人類環境事業的發展。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成立于1993年
它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是由在中國注冊的從事環境保護行業的科研,設計,生產,流通和服務單位以及從事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的行業專家自愿組成的社會團體。
這是一個具有公司法人資格的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國家和行業范圍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有來自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46個會員組織。擁有1,100多個單位成員,并且通過省市級協會與數以萬計的企業建立聯系。
環境保護中國產業聯盟
中國環境保護工業聯盟英文縮寫:EPCIU:環境保護中國,是一個致力于促進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和保護自然資源的非法人,活躍的學術性非政府組織。
聯盟由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主流媒體和領先企業共同發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聯盟的目的:環境保護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加快中國環保事業的產業化??發展,構建成熟的環保產業鏈,整合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環保企業,主流媒體等各方資源,促進上游,中游的有效整合和環保行業的下游企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英語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名稱是: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英文縮寫:CECPA屬于中華民國環境保護部。
該協會由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新聞工作者,宣傳教育者,企業家和社會名人組成。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英文名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英文縮寫:CSES于1978年5月獲得批準并成立。它是一家成立于中國早期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的非營利性國家民間科學技術組織。協會所屬的國家一級社會具有廣泛的跨部門,跨行業和橫向聯系的優勢和特征。
相關業務部門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相關新聞
污水處理和固體處理廢物處理具有投資價值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了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我們閱讀了會議公告,并相信政府實現節能減排的決心和目標已經完全超出了市場預期,環保產業將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
預計將出臺相關的環保產業政策,有望刺激新一輪的環保市場。
在環保領域
在工業領域,污水處理和固體廢物處理具有投資價值。具體來說,環保產業鏈的上游是環保設備的制造,中游是環?;A設施的建設,下游是環?;A設施的運作。
環保上游產業的上游技術和工藝門檻較高,投資收益高于下游產業,容易出現爆炸性增長的企業。
下游產業的投資回報將受到產業政策的限制,主要的投資機會在于并購。
我們認為污水處理和固體廢物處理是細分行業,在環保行業中具有投資價值。工業污水處理投資機會位于產業鏈的上游,家庭污水處理投資機會位于下游,固體廢物處理投資于整個產業鏈。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選擇投資目標:(1)具有更大績效靈活性的公司,可能會突破估值空間的限制; (2)主題可以刺激市場熱點的公司; (3)業績穩定增長
對宏觀和市場環境影響較小的公司。
[7]
功能
1。以政策為導向的行業,例如受環境標準,法規和環境目標驅動的行業,例如:S02通過具有約束力的指標削減10,從而推動脫硫行業的發展;與催化劑行業直接相關的火電廠標準NOx,控制在100或200。
2。產業發展是依存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環境保護目標以及污染預防和生態保護的重點決定了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方向;環境保護技術政策和各項環境保護標準規定了污染防治技術要求。污染物控制的種類和水平決定了環保產業技術要求的方向和水平。環境執法和環境保護投入直接影響到環境保護市場的實際需求。
3。具有公益屬性的行業。環保產業是滿足環保需求,解決環境問題的目標導向產業。這是為防止污染和改善生態保護資源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證的行業。
4。產業發展水平與環境保護目標的相關性。環保產業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是否可以實現環保目標。
9意義
1。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環境保護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支撐。
2。環保產業涉及技術,設備,產品,材料,工程和服務等各個方面。它與國民經濟中的許多行業具有全面和多層次的關聯。
3。一方面,環保產業的發展提高了控制污染的能力,并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由于環保產業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環節,因此產業鏈條長,設計范圍廣,影響力大。
其他特征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升級和產業機構的調整,增加了就業機會,促進了社會穩定與和諧。
10目前的狀況和問題
1。建立了類別相對完整,規模一定的產業體系,產業規模和結構,技術水平和市場化程度大大提高。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環境保護
工業總產值年增長率達到15-20,均超過同期GDP增長率。據估計,2008年我國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820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
環保企業35,000家,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
已形成幾個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環保產業集群,涌現出一批年產值超過十億元的現代化環保企業。
2。創新能力不足,以企業為主體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不健全,產學研結合不緊密,技術開發投入不足。
一些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并且一些關鍵設備已導入。市場不規范,當地保護,低價格,低質量和惡性競爭尤為嚴重。污染控制集中在建設和管理上,設施運行率低。
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環境服務業比重低,全方位服務體系尚未建立。
不完善的政策和機制,與環保產業有關的財政和稅收政策的激勵措施有限,缺乏指導,法律和法規不足,執法不足,資金投入不足以及企業融資困難。